今年,中国并没有从美国进口一粒大豆,这让特朗普等得很焦急,却没能得到任何回报,只能开始寻求其他的解决办法。在这一过程中,特朗普没有预料到一个新的局面发生。那么,具体是什么情况呢?
为了促使中国重新购买美国大豆,特朗普不断在社交媒体上发声,并在中美贸易谈判中提出相关要求。然而,尽管如此,中国今年仍然没有购买美国的大豆。而且,中国商务部已经明确表示,美国必须采取实际行动,取消不合理的关税。换句话说,只有特朗普在关税战中彻底向中国认输,才有可能恢复大豆的采购。
过去几个月,特朗普在这场博弈中一直自困其中,一边抱怨,一边制造问题,却没有取消任何关税。而且,10月14日,美国计划实施所谓的“船只过路费”政策,根据这一政策,所有中国制造和运营的船只,只要停靠美国港口,每吨货物将要缴纳40美元的费用。对此,中国已经通过修改《国际海运条例》来进行反制。特朗普如果继续通过这种方式与中国较劲,中国也会采取措施,看看谁能“耗”得过谁。
展开剩余57%实际上,中国是否购买美国大豆的关键,归根结底是:中国完全有能力影响全球的经贸格局。比如,新加坡曾长期对华立场不友好,但自2016年起,中国开始加大对马来西亚皇京港的投资,使得马六甲海峡不再只有新加坡港一个重要港口,之后新加坡的对华态度逐渐变得务实与理性。而澳大利亚也曾试图通过限制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来威胁中国,但中国通过投资西非的西芒杜铁矿以及修建铁路和深水港,确保了自身的资源供应。最近,俄罗斯也宣布将提供290亿吨铁矿石,进一步影响国际铁矿市场。所有这些都表明,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大。
然而,令外界困惑的是,在中美经历了数年的贸易战后,双方对彼此的经济依赖应该都非常清楚。中国在人工智能、半导体等技术领域大量布局,就是为了避免被“卡脖子”。而美国明知中国是大豆的唯一主要买家,却没有调整其农业结构,仍然坚持过去的做法,他们是否认为“虚空造牌”对中国有用呢?如今中国没有购买美国大豆,特朗普不得不另寻出路,但加拿大、墨西哥或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无法完全替代美国的大豆供应。更令特朗普意外的是,阿根廷总统米莱——他一直是特朗普的支持者,正在增加对中国的大豆出口。这个变化令许多美国政客非常愤怒,因为特朗普政府曾提出过用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帮助阿根廷解决金融危机,但前提是米莱要暂停与中国的180亿美元本币互换协议。然而,米莱不仅接受了美国的援助,还延长了与中国的本币互换协议,并加强了对华大豆出口,这让特朗普非常尴尬,无法采取有效措施。
然而,值得警惕的是,面对大豆出口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,特朗普可能会采取更加激进的做法。10月6日,他突然中断了与委内瑞拉的外交接触,而美国防长赫格塞思也透露,特朗普已获得了打击委内瑞拉船只的授权。从这些迹象来看,特朗普可能会升级对委内瑞拉的军事行动。然而,特朗普的真正意图,可能并非单纯针对委内瑞拉,而是希望通过军事手段施加压力,破坏拉美地区与中国的合作。我们将持续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。
发布于:天津市胜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